(一)适当合理提升自学考试通过率
目前重庆自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,对考生的能力培养、综合素质教育存在天然的缺陷,是一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,与普通高等教育、成人高等教育、电大开放教育等高等教育形式相比,自学考试取得学历证书的难度明显偏大。最近的调查显示,学校、考生乃至社会都反映重庆自学考试通过率较低,特别是一些专业性“瓶颈”课程通过率更低,仅百分之十几。这也是重庆自学考试吸引力下降、生源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深化重庆自学考试改革,应打破一考定乾坤的局面,改进学业评价手段,改革考试方式,开展多样化测评认定,在考试标准、考试方式上大胆创新,比如引入过程性考核、实践性考核、开卷考试和网上考试等,合理提升自学考试通过率。
(二)提升自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、就业能力
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,进行有目的、有选择地学习活动,从而也可以看出,它是一种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活动。自学考试将个人自学、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有机结合起来,个人自学是基础,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、主体地位,培养了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强自立精神。因此,深化重庆自学考试改革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,建立形式多样的自学考试学习支持体系,关注考生的学习过程,以满足考生“随时可学、随处可学、随时可获助”的自主学习愿望,使之有机结合得更好更有效。这就要求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得更好:一是建立全日制助学辅导、业余助学辅导(夜校、双休)、短期助学辅导(考前串讲)和远程答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、灵活多样的自考助学辅导系统;二是更新助学方式和手段,大力发展网络助学、在线答疑,建立助学辅导教师信息库,组织教师与考生双向选择,结对助学,以促进助学方式的现代化、远程化和个性化;三是通过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、强化社会实践,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,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。
(三)提升自学考试竞争力、吸引力
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,高等教育呈现出由单一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,这对重庆自学考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重庆自学考试改革必须适应教育市场规模和竞争性的变化,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求,致力于以学历教育、非学历证书教育以及考试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服务,与各类教育形式相互衔接、沟通,打造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的开放教育平台和高等教育“立交桥”,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提供制度保障。打通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学习渠道,适应多元成才的人才观的转变,打破传统教育体系中成才途径的单一模式,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,重视学习过程,改革评价方式和手段,强化学习服务,加强自学考试的考务、命题、专业、教材和服务支持等核心竞争力建设,不断提高教育质量,从而进一步提高重庆自学考试对学习者的吸引力。